![“你陪我長大,我陪你變老”.jpg](/upfile/2023/03/1679469918637.jpg)
百善孝為先。為父母盡孝心的方式有很多,而對于淮海農場城南社區居委會的殘疾人劉洪寶來說,他的孝心體現在久病床前的照顧之中,體現在每天傾情陪伴之下,體現在人們如潮的好評之上……
三年前,父母雙雙成為“植物人”
劉洪寶,今年60歲的他因從小患小兒麻痹癥,導致左腿殘疾,過去每月靠300元的殘疾補助金生活。為了自食其力,2016年他毛遂自薦找到了在淮海公園負責管理和保潔的工作崗位,加上他妻子1000多元的退休金,劉洪寶全家也有了3000多元的收入,因此他工作起來也格外帶勁,幸福也在甜蜜的工作中流淌著。
天有不測風云。2018年那年,劉洪寶85歲的父親突發腦痙攣、腦梗、痛風、胸腔積水等病癥,雖說到了上海大醫院才挽救了生命,但生活已經不能自理。禍不單行,當年79歲的母親又患了心臟病、腦梗癱瘓在床,一切活動都要人幫助才能穿衣吃飯,而且還沒有了言語交流。去年春節前,父親突然在家跌倒造成大胯骨斷裂,這樣雙親等于就是“植物人”。
劉洪寶在家中排行老大,還有五個弟妹,其中有兩個不在農場,其他三個弟妹都有工作,照顧幾天可以,若是要他們長久照顧不現實。“父母總要有人照顧啊!作為家中的長子,我更應該擔起這份責任。”劉洪寶將父母接到了自己在假一樓的家中,開始親手照顧雙親。
三年間,父母相看兒子兩相宜
俗話說,養兒防老。劉洪寶的父親叫劉永如,母親叫陳美英,因為洪寶自幼殘疾的緣故,老兩口對他的關心比其他子女更多了些。
自從和父母一起生活后,劉洪寶便將自己的床安放在陽臺上,這樣便于照看主屋中父母的起居,夜晚幫雙親翻身把尿,換洗污物。每天天蒙蒙亮,劉洪寶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。先花一個半小時到公園內撿拾垃圾,清掃環境,完畢就到菜市場買些菜回來燒飯,再幫父母穿衣起床、洗刷衣物、伺喂一天三頓飯;然后就從車庫內把兩個輪椅車推到樓梯下,依次攙架著父母下樓并抱到輪椅中,到公園內散步一兩個小時,外帶做一些輔助性的保潔工作,回家時再把父母一個個攙架上樓。由于父母親咀嚼功能變差,他在做飯時常常將飯做得很軟,買菜也是盡可能的多樣化,以保持充足的營養。下午在父母午睡后又重復下樓外出散步的動作,這樣也能讓老人多看看外邊的世界,生活也不再孤單。
試想,每天將兩個不能站立且癱瘓的老人從樓上抱上抱下,每年365天,除雨天外的每天兩次輪回,對劉洪寶來說,又要他付出多大的精力和愛心呀!
三年來,父母“同宿同飛”令人羨
給父母親翻身加按摩,是劉洪寶每天晚上必做的事,每次翻身,有著殘疾身子的劉洪寶都會累出一身汗。為了方便老人,他從網上訂購了床用坐便器。兩天一次幫他們洗澡,定時幫二老換洗衣物。看著老人紅潤的臉龐、清爽蓬松的頭發,外出散步時身上沒有一絲異味,周圍的親朋友鄰都說,老人修了個好兒子。
有時其他兒女怕劉洪寶累著,想分開父母照顧一陣子。而劉洪寶卻說,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,將他們人為分開,老人的心中肯定是不爽的,我照顧得過來,你們干好工作就行了。
“父母在,人生尚有來處;父母去,人生只剩歸途。”劉洪寶對老人格外關心,一有風吹草動便同醫生溝通。考慮到父母都有腦梗,每天他都要幫父母測量血壓,投喂控制血壓和腦梗的藥物,合理安排膳食。“每天看到父母健健康康的樣子,我的心里就充滿了成就感,有他們在,我們這個家就是完整的。”
“老劉夫婦能有今天的生活質量,也多虧了洪寶的傾心照顧。”“沒有洪寶這樣孝心兒子的照顧,他們活不到今天。”在公園內時常看到劉洪寶一手推著一輛殘疾車推得很溜的鏡頭,大家爭先恐后地說。
用孝心回報父母恩情,用愛心傳承回報社會。說起照顧父母親,劉洪寶的心中很平淡,以前父母親是自己的天,現在他要為雙親也撐起一片天。(陸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