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既要金山銀山,也要綠水青山”。多年來,淮海重視環境保護工作,實現了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雙贏的效果。
在環境保護上實現經濟新一輪發展。淮海積極推進林權制度改革,使林地得到充分利用。通過林權制度改革,全場林地種植實現滿堂紅,林地綠化率達到100%,起著防風固土、凈化空氣、提高農作物產量的作用。環境的改善進一步拉動經濟的發展,形成了環境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的局面。1995年該場生產的啤麥、稻谷、渠星大米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論證為綠色食品。
通過激發自身潛力,提升環境保護力度,進一步鞏固無公害農場基地、綠色食品基地、有機食品基地。除了大力植樹造林,綠化農場外,還進行體制和制度上的約束。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國家大型正規廠家生產的農藥肥料,使用蘇北灌溉總渠和淮河入海水道水源進行灌溉,田間施肥和防治病蟲草害結束后,對塑料袋和農藥瓶及時清理回收,統一無害化處理。(宋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