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嗡……”1月10日下午,一架大疆無人機正在蘇墾農發淮海分公司第一生產區5大隊的麥田上方來回穿梭,無人機掠過的下方,一些細小的彌霧便飄落在綠油油的麥苗上。該生產區主任王健摸著紅潤的臉龐,再一次露出他那開心的微笑。
去年秋播天氣好、人努力,全生產區1萬多畝小大麥全部在11月3日前播種完畢,為再奪今年夏糧豐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看著“嗤嗤“直躥的麥苗,讓管理經驗深厚的王健又多了份顧慮:如果小大麥生長過旺提前拔節,大概率會遭受冬季凍害和開春倒春寒,此時如果不控制,將來肯定會吃大虧。于是多年來一直保障夏糧高產控旺的化學調控便又一次大顯身手。
“‘麥無二旺,冬旺春不旺’,如果放任小大麥在冬季旺長,不僅會使麥苗挨排排地擠在一起徒長,還會提前拔節,衰弱根系,出現根倒和莖倒現象。”王健說,“我們在冬季晴好天氣內,用無人機飛防的方式,迅速控制小大麥的生長速度來蹲實麥苗,這樣就可為夏糧豐產建立保障。”
為做好小大麥控旺工作,該生產區組織技術人員,根據播種期和麥苗發育進度,踏田開展麥田情況普查工作,并利用無人機巡田等影像資料進行系統監測,在第一時間準確分析小大麥生長的實時動態,因苗施策,確保今年冬季小大麥控旺平穩有序地進行。
“本著‘治早治小’的原則,在小大麥葉齡4.5葉左右時,根據麥苗實際噴施適量的化學調節劑,來抑制基部節間生長,通過控制節間長度來提高麥苗的抗凍和抗倒伏能力。”在現場指揮無人機作業的大隊長徐文凱說。
目前該生產區已完成80%的化學調控面積。下一步,該生產區將進一步加強田間管理,根據麥苗的生育進程及時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,為糧食安全打好堅實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