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: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、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。淮海農場社區著眼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,不斷拓寬服務渠道、提升服務質效,實行“一個窗口受理、一次性告知、一條龍服務、一站式辦理”的服務模式,切實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,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。
“叔叔您將社保卡去銀行激活,身份證跟銀行卡復印件給我就可以了,退休手續我來幫您辦!”周志偉對前來辦理退休手續的顧小炳說。勞資科管理著農場職工的養老保險辦理、敬老金、喪葬費申報等工作,他總是耐心地用自己專業知識解答每一位來訪群眾的問題。為了讓“群眾少跑路”,他每個月都要往返幾趟南京,讓居民群眾不出農場就能將業務成功辦理。
“現在好多業務都在手機上辦理,我們老年人又不會弄,索性到社區大廳辦理,手續簡單還靠譜!”居民王阿姨退休了,想要領取獨生子女的錢,直接窗口登記上報,就等錢統一打到賬戶上,順便還請窗口服務人員將愛人的居民城鄉醫保交了,她高興地為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。
社區“一站式”服務大廳本著“為民、務實、清廉”的服務原則,建立了一整套標準化服務體系,各窗口服務人員既有分工,又有合作,他們嚴格按“首問責任制”原則,耐心解答政策并幫群眾解決問題,最大限度簡化群眾辦事環節,確保群眾辦事一次性辦結。
“‘一站式’服務大廳矛盾處理窗口是‘接訴即辦’,既要穩住來訪人員,了解訴求,做好相針對的思想工作,又要通過政策解釋、人性化處理、困難幫扶等方式,用心用情解開居民群眾心中的‘疙瘩’。”農場社區社會管理科科長尤學兵說,“在工作中我們還將服務外延,走出大廳廣泛聽取職工居民的意見建議和所思所想所盼,實現‘被動接受’到‘主動認領’轉變,去年全年為民辦實事130余件,涉及工程施工、下水道堵塞、房屋屋面漏水、樓房路燈維修、鄰里矛盾等一系列問題,確保群眾訴求‘有門’、回應‘有聲’、暢通‘無阻’。”